【新闻发布会】严惩严防 联动保护!
时间:2020-12-07
来源:哈尔滨市人民检察院
录入:姜思莹
审核:杨洪宇
“为什么检察机关要牵头相关部门制定《惩治和预防侵害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社会化联动机制实施办法》?”
主要包括强制报告、“一站式”取证、从业限制“黑名单”3项工作机制,具体有9个方面工作措施:
一是落实侵害强制报告制度。对未成年负有教育、看护、医疗、监管等特殊职责或不负有特殊职责但具有密切接触未成年人的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或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发现未成年遭受或疑似遭受侵害情况的,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并向主管行政机关报备。
二是构建一体化办案机制。司法机关加强联系配合,统一司法尺度,通过建立案件信息通报机制、重大性侵害案件挂牌督办、案件会商等机制,强化保护未成年被害人的思想共识,依法严惩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
三是完善“一站式”取证模式。落实一次询问原则,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建立“一站式询问”工作场所,完善集未成年被害人接受询问、身体检查、心理疏导、证据提取等为一体的“一站式”取证、救助机制,实现询问被害人同步录音录像全覆盖,避免二次伤害。
四是加强法律援助工作。对办案中发现未成年被害人没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法律援助机构接收委托通知函后,应在规定时限内指派熟悉未成年人身心特点、责任心强的律师,为未成年被害人提供法律援助。
五是强化监护干预制度。对监护人存在监护侵害或其他有必要撤销监护人资格的,在惩处监护侵害刑事犯罪的同时开展撤销监护人资格诉讼。对有悔改表现的监护人,在征询未成年人意见后,设置一定期限的考察期,考察期满后经综合评估,决定是否撤销监护人资格。
六是开展一体化救助。因侵害人经济困难,被害人不能及时获得有效赔偿,生活学习陷入困境的,优先考虑司法救助。
七是行业入职“黑名单”制度。在对未成年人负有监护、教育、救助、训练、救助、看护、医疗等特殊职责的行业,在聘用密切接触未成年人的工作人员包括临时聘用人员时,应进行入职查询,经查询有性侵害违法犯罪记录的一律不准建立劳动关系或人事关系。
八是强化社会监管机制。公安机关、文广旅体、教育等相关行政监管部门应加强对娱乐场所及网吧、酒吧、宾馆、校外教育培训等机构和场所的监管力度,建立长效治理机制,有效预防上述场所性侵害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的发生。
九是试行社会工作服务机制。引入社会工作者,探索政府购买服务,建立社会工作者参与的涉罪未成年人服务需求发现、服务承接、服务转介、服务评估等服务机制,为涉罪未成年人提供心理疏导、资源链接、社会功能恢复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