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初心,担使命,战疫情,保平安
抗“疫”战斗中的检察官们
时间:2020-03-03
来源:五常市人民检察院
作者:尹宗伟
录入:姜思莹
审核:李金河
【字体:大 中 小】
初春的雪连续下了三天,在这个全民抗“疫”的非常时期给人们原本就压抑的心里又蒙上了一层阴影。但是,参与疫情防控工作任务的检察干警们丝毫没受这阴霾的天气影响,登记、测温、扫描二维码……整个出门的过程似流水线般一气呵成,门前人头攒动、排队出行的场景不再重现,小区居民也被检察干警们这种忘我的工作热情感动,主动配合登记出门,偶尔还有热心的居民送来热豆浆、牛奶和水果,这一份份心与心交换的真情,打动着每一位参与疫情防控的检察干警的心,这个被疫情笼罩的春天充满了温暖。
全民抗“疫”工作已经进行了一个月,这一个月以来,在检察长的指挥下,党组副书李金河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不分日夜,脑子里抗“疫”的这根弦一直紧绷着。这个春节,他本应到哈尔滨去和爱人、女儿团聚,可是节前单位的琐事让他没办法离开,等处理好单位的事情准备出发时,抗“疫”的命令又让他毅然决定留下坚守岗位,这一干就是一个月。春节期间,因为交通管制,不让车辆通行,他主动承担起院领导代班的工作,有的值班干警家不在当地,他就连轴转,把干警值班的工作也承担了起来,并和同事们开玩笑地说:“反正我也是一个人,在哪都一样,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抗“疫”工作到了攻坚阶段,他又承担起了小区一线疫情防控包保工作,随着第三轮排查工作的开始,他又从人口少、压力小的卫生局小区转战到住户最多、工作任务最重的金泰家园小区担任组长。今年57岁的他何尝不想在这传统佳节与家人团聚畅享天伦之乐,但在重大疫情面前,为了保证完成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和院党组交办的抗“疫”工作任务,他毅然选择了坚守。
家在外地,春节前刚刚调转到我院的袁明副检察长,在得知我院承担了居民小区疫情防控包保工作任务时,主动向检察长请战,要求参加一线的抗“疫”工作。他居住的宾县实行严格管控,在“里不出,外不进”的政策要求下,他找到当地政法委领导,在立下“保证出去以后就不回来”的军令状后,顶着风雪自驾180公里返回五常,在我院正式接管小区疫情防控工作的当天,及时赶到并参与到一线的疫情防控工作中。“我刚到五常,对全市的工作还不太了解,但是站岗值班的工作我没问题。”因为他所在的小组人员少,为了让值班干警能更好的休息,他除了正常办理案件、协调指挥外,每天都抽出时间亲自参与防控值班。
打仗亲兄弟,抗“疫”“夫妻档”,负责福顺小区一期的党组成员、纪检组长倪志远和妻子赵慧分别在一期和二期两个小区参与防控工作。他因为肠胃出血春节前刚刚出院,可在接到疫情防控工作任务后,没谈困难,没讲条件,而且除白天与小组的同事们开展日常排查防控工作外,还坚持参加晚班值守,一熬就是一个通宵,小组的同事都知道,他的兜里除了文件报表以外,总是揣着几块糖,因为他还患有低血糖。这一切,都在仅有一道之隔的妻子的眼里,虽然心里舍不得,但是在疫情面前,他们依然选择了共同坚守。
专职检委会委员白春天的家就在他负责包保的福顺小区二期,为了让值班登记的干警能少遭点罪,他便把自己的私家车开到小区门口,当出行人员不多的时候,让干警们在车里取暖、休息。参加疫情防控工作以来,除了有工作时回单位办公,其余时间他几乎都是在疫情防控工作一线,亲自参与指导人员排查、登记,做通那些不理解相关政策居民的思想工作。为了及时了解掌握上级的各项防疫要求,平时不玩手机、不看微信的他,在“防指”的群里是发言最多的。今年56岁的他还主动参与到值夜班的队伍,与年轻同志一道彻夜值守,为小区居民守护一方平安。
在第二组参加疫情防控工作的第六检察部主任张阿曼,她的家就在我院负责防控的卫生局小区,因为工作需要,她被安排在人口最多、工作任务最重的金泰家园小区。经过她们逐栋逐户进行细致的统计,这个小区共有住户1277户,居住人口2540人,其中大部分是在市医院、药厂、超市上班的家庭,每天都需要在不同的时间段外出上班,这给参加防控工作的干警增加了很大工作量。她虽然不是组长,但却履行着组长职责。每天第一个到小区,以其女人特有的细致,详细安排全天的排查任务,哪个干警在门卫登记,哪个干警去入户排查,哪个干警身体不好需要休息……一桩桩、一件件安排得井井有条。可她自己从开始参与防控工作以来却一天也没有休息。她还乐观地和同事们说:“为减轻负重,轻装上阵,每天衣兜里只有必带物品(钥匙、笔、速效救心丸、一块糖和手机),原本保持每天必换衣服的优雅,现在也变成一套不变的坚持了”。其实这一切不用她说,同事们早已从她沙哑的说话声和眼睛里充满的血丝听得见、看得出她这些日子的工作有多么辛苦和疲惫。
被抽调到市疫情防控工作督导组的李响家住在金泰家园小区,看到在小区工作的干警们每天那么辛苦,他在每天完成市里的督导任务后,主动参与到小区的防控工作中,并利用自己是小区业主的便利,在小区业主群里及时发布关于疫情防控管理和要求等相关信息,成为包保小区工作的义务宣传员,迅速“催熟”了包保工作人员和业主的关系。
第三组疫情防控工作的队伍里还有一个特殊的干警,就在昨天,被检察长强行“劝退”防控一线,他就是老党员王文君。今年56岁的他患有严重的风湿病、心脏病,但是在接到院里安排的工作时,二话没说就参与到疫情防控工作来,而且主动要求值晚班。因为交通管制,禁止其他车辆通行,为了不给单位仅有的几台应急车辆和司机添麻烦,每天交接班,他都准备好救心丸等应急的药包,强忍病痛,顶风冒雪从家一步一步挪到值班的小区,熬了一夜后,再从一步一步挪回家,他居住的检察院小区和包保的小区距离很远,身体健康的人也要走四五十分钟,可他却从来没有迟到过。检察长在检查各小区的工作时听说他带病坚持参加疫情防控工作后,立即要求其停止工作,回家休息,并安排其他同志接替了他的工作。他成为在此次疫情防控工作被“劝退”的第一人。
单位里还有一个多面手---孙天雨,她每天在检察服务大厅12309值班,接待处理正常工作业务,午休时,便主动来到厨房,帮助仅有两个人的大厨们忙这儿忙那儿,收拾完活后又默默地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仿佛这一切都是她的本职工作。
“新冠”无情人有情,在防护物资得到办公室主任杨洪宇、副主任沙磊和政治部杜春艳的友情赞助得以缓解后,干警们急需的热贴又出现断货的情况,潘映听说后,主动把家里的30余个热贴全部捐到了一线。高婷外耳道里面长了疖子,发作起来疼痛难忍,可她坚持轻伤不下火线,仍然和其他干警一道值守夜班。后勤保障组的陈洪信为了能够让一线的干警吃好,每天早早的就去各大超市选购最新鲜的食材,担任司机的关恒、杨玉明、杨洋、任明亮,既是“运输队”又当“联络员”,每天不停的往返单位和包保小区,送饭、送人员、送材料、传递前线需求信息,紧密的联系着包保社区和后勤基地,让包保的同志们没有后顾之忧,全心投入一线。每天为了及早的把干警送到小区,迎接居民出行“早高峰”,每天6点多就从家里出来接送。抗“疫”以来,他们为了让防控一线的干警能吃上热乎的饭菜,每次饭菜出锅装盒后,他们用最短的时间送到各个小区干警手上,可当他们回到食堂的时候,饭菜早已经凉透了。
当看到党员干警们为抗“疫”捐款,普通干警们也积极要求为抗“疫”尽一份绵薄之力,陈洪信、高婷、武龙河、张国辉、朱红旭、姜莹、郑欣雨、韩冬、马超、满佳洋、吴恩光、李涤非、王国栋、梁明伟、田旭、胡月、关世新、任明亮、杨洋、尹增贵等同志纷纷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这些人里面既有正式编制的干警,也有公益岗位的同志,还有收入微薄的临时自用人员。天是冷的,但在疫情面前检察人的心是热的。
在这场史无前例的抗“疫”战斗中,像上面这样发生在检察干警身上感人的故事还有很多……
疫情当前,防控工作是重中之重,同时,各项检察工作的开展也丝毫没有受到影响。疫情发生以来,共查受理提请批捕案件18件19人,移送起诉案件18件23人,提前介入“涉疫”案件4件5人,各检察部按照上级院和院党组的要求,克服疫情带来的诸多不便,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保证了案件办理和疫情防控工作同步顺利开展。
春寒料峭,人心暧,大疫无情,人有情。严冬终将过去,春天就在前方……










在这场史无前例的抗“疫”战斗中,像上面这样发生在检察干警身上感人的故事还有很多……
疫情当前,防控工作是重中之重,同时,各项检察工作的开展也丝毫没有受到影响。疫情发生以来,共查受理提请批捕案件18件19人,移送起诉案件18件23人,提前介入“涉疫”案件4件5人,各检察部按照上级院和院党组的要求,克服疫情带来的诸多不便,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保证了案件办理和疫情防控工作同步顺利开展。
